Wednesday, April 12, 2023
為什麼戰國時代動輒出動幾十萬軍隊,比後世大一統國家還要多?
戰國時期動輒就出動幾十萬的軍隊,而後世中國多數出戰都是幾萬人的軍隊?
燕伐趙號稱出動六十萬軍隊,秦將王翦滅楚出動六十萬軍隊。據說死在白起手下士兵以百萬計,伊闕之戰斬首二十四萬,鄢郢之戰斬首三十餘萬,長平之戰斬首四十五萬,這還不算秦軍自己的傷亡。
戰國時期頻繁的十幾萬數十萬的出兵,
一是因為誇大記載。
聲稱自己的軍隊人數多可以讓敵人產生畏懼,增加自己的聲勢。戰國時期的總人口約2000萬,而動員和組織的能力都不如後世,年代越久遠,記載越不翔實。所以這些數字可能在後世的記載中被注入水分。
二是因為算上了後勤的民夫。
秦朝建立前夕,約有軍隊五十萬人。然而統一後兵力反而擴充,例如北駐五原與南戍南越即調動九十萬,修築阿房宮與驪山秦始皇陵又動員七十萬人。秦始皇蒙恬率三十萬大軍討伐匈奴,奪取河套以南地區,又發動五十萬大軍攻伐百越。
秦滅楚之戰,嬴政最終動用了六十萬兵力滅楚,已經是動用了秦國境內全部可用之兵,而且對統帥王翦已略有疑忌。秦攻百越之戰遠不能跟秦滅楚之戰相提並論,故此「五十萬」一說,實屬嚴重誇大,有可能連往百越「謫戍」的百姓都包括在內。
三是軍事制度的不同。
戰國時期是全民皆兵,平時他們是農民,戰時父子同時上陣是常態,如果戰力,女人也要被「興徭」運輸糧食、武器。
秦朝採取徵兵制,主要是全國男丁,一半務農,一半當兵。自二十三歲開始服役。先在所屬郡縣服役一月,即「更卒」;再赴首都任戍衛一年,即「正卒」;最後屯邊一年,即「戍卒」。
戰國時代是壓榨人民最殘酷的時代,後世反而沒有戰國時期那麼嚴重。
三是生產力沒有太大提升,而單兵需求得到了提升,不可同日而語。到了中國農耕文明巔峰明清時代,太平天國和清軍的戰鬥也沒有春秋戰國那麼誇張。
�g�h��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崇禎為何要殺掉女兒?不是他狠心,只是因為史書看多了?
明朝是一個比較傳奇的朝代,許多人也都很喜歡明朝,它的開國皇帝是朱元璋,出生在社會最底層,但卻成為了一位偉大的皇帝。 它的亡國之君是朱由檢,也就是我們熟悉的崇禎皇帝,明朝的亡國之君,與其他朝代有所不同,別的亡國之君基本上都是貪圖享樂,荒淫無度,而崇禎卻是一位非常勤勞節儉的皇帝。 ...
-
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,太平天國運動曾席捲了十餘個省,太平天國錢幣在公元1853年太平軍建都天京後開始鑄造。雖然它們主要仿照了清朝制錢以及咸豐大錢的形制,但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次重要的農民起義政權的鑄幣,它的歷史價值和珍貴性也很早被現代藝術市場所認識。太平天國運動...
-
作為一個有著上下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,我們所生活的這片華夏大地下埋藏著數不勝數的古墓,裡頭藏著最能直接體現中華五千年古文明的瑰寶。近幾十年以來,國家開始重視對古文物的保護,考古業得以蓬勃發展了起來。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,我國考古隊無論是勘探還是挖掘水平,都跟世界考古強國有著不少...
-
永樂帝成功上位後,乾的第一件大事 ,就是把大明首都搬到京城去。放著一應俱全的六朝古都南京不住,非得興師動眾的集體遷到什麼都沒有的北京城,是朱棣一時興起嗎?還是他那會兒錢沖就想任性一把呢?其實都不是,就是看上了北方的養馬場,而且北方作為自己的老巢,再破再舊也住的踏實。 朱棣自己就...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